1534年8月30日午时,苏州太仓天空突然飞来一群麻雀,齐齐整整落在一户富贵人家的屋宅上!随后,一阵婴儿啼哭声响起……
这户人家姓王,是太仓有名的富贵人家。此时,正巧府上夫人孕期已至分娩在即,却有管家来报院墙之上突然飞来好些麻雀,齐齐整整停了一排又一排,实属古怪……
王家老爷听闻此桩怪事,正欲前去看个究竟,却就在此时突然闻得一声清脆响亮的啼哭!
生了!生了!还是个男孩!
王家老爷大喜过望!夫人临产已经几天几夜,眼看着就要难产一尸两命!如今,麻雀送子,母子平安,正是大吉大利啊!
于是,这个刚刚出生的男婴,被取名为王锡爵(古代爵与雀是通假字)!
王锡爵确实没有辜负众人所望,他在嘉靖四十一年会试名列第一(会元),廷试名列第二(榜眼)。他真正的辉煌时期是在万历一朝,受到当朝宰相张居正的重视,并委以重任。最高官至内阁首辅……
四百多年之后,这位明朝时期的“政界成功人士”,将以另一种方式与现代的我们时空相遇!
1966年12月,苏州虎丘山新庄大队在平整土地的时候,发现了一座古墓。墓葬位于虎丘山西南,枫桥的东北,为一座竖井式券顶双室砖室墓。
墓室为青砖垒砌,四周灌浆,并在中间隔断成两间各长3.09米、宽1.65米、高1.77米的分室。由此可见,这是一座夫妻合葬的双墓室结构。
考古人员进入墓室之后,发现这里保存状态完好,没有任何被盗痕迹。其中男棺在左室,女棺在右室,都为楠木打造。
整座墓葬有明显的明墓特征,当人们看到左室棺盖上的两行大字时,也进一步明确了判断!
“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肃……”字迹清晰可辨。结合墓室中发现的两和墓志,墓主人的身份也大白于天下。
他便是明代万历朝曾任内阁首辅的王锡爵。他也是太仓历史上官位最高的一位人物!
王锡爵的墓葬没有被盗,而且下葬时王家依旧官运亨通,因此随葬品颇为丰富,令得世人大开眼界……
根据清理得知,墓葬中随葬品包含冠服、玉饰、明器等一百六十一件。
最为特别的是,随葬品的摆放颇为奇特。在王锡爵的棺椁前半部分,直接陈列了各式随葬品。它们就像是缩小版的生活用具场景。
其中,正中间摆放木供桌一张,长33厘米,宽22厘米,高23.7厘米。桌面上供有神主一座,陈列执壶、杯、盘等祭器二十八件。供桌的左边供奉乌纱帽一顶,右边放置模拟砚台一方。
左侧还摆放了云头木衣架一件,衣架上居然还挂着云纹黄色丝绸衣和玉带一条……
右侧又摆放了木盆一个,还有木奁盒,里面装有小木梳六只,素面铜镜一面……
这些尺寸小于真实日常用品的明器,制作非常精致,完全是按照墓主人生前使用场景缩小版配置,看得出来是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享受同样的生活。
最重要的开棺之日到了。沉重的木棺之内,考古队员们看到了震惊的一幕……
只见王锡爵头戴一顶黑色“忠靖”冠静静躺于棺内,面容竟然如初死一般,五官清晰可见,身旁随葬白玉印一枚,上有“锡爵”二字!
四百多年的地下埋葬居然尸身不腐,可算是一大奇迹了!
在其棺内,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不少用丝绸包裹的方形云母片,棺底也发现了流出的水银。
这两种东西在李时珍所著《本朝纲目》中有记载:在尸体内注水银以及用云母垫尸,可以起到防腐作用……
当然,王锡爵尸身下葬四百多年没有腐烂,云母和水银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,这其中还有着多方面复杂因素共同决定……
不过,遗憾的是六十年代的考古,还有许多意识和技术上的不足。尸身不腐的王大人,恐怕难逃一劫……
不过,这些精美异常的明代随葬品,倒是让我们近距离了解当年的豪门世族们奢华生活场景了……#古墓时空机##趣逛博物馆#